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沪人大代表吁政府公开私车牌照拍卖收支

2008年01月26日 10:28 来源于 caijing
建议对1994年-2007年收支进行专项审计,自2008年起每年将该项收入向人大会书面报告



  上海酝酿了数年的交通拥挤收费仍难以破题,而现行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制度缺憾却遭质疑,上海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已有多位人大代表以书面建议等形式呼吁公布拍卖款收支。
  上海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韩强1月25日对记者表示,交通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以及研究机构,调研交通拥挤收费方案,未来若要实行,必会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征求市民意见。不过,上海的交通拥挤收费方案何时实施、是否会和私车牌照额度拍照并行等外界疑问,韩强均表示目前尚不得而知。
  在私人车辆迅猛增长和城市交通压力的矛盾面前,目前上海市独立于全国采用了总量控制、市场化分配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制度。与拍卖制度控制汽车拥有的政策出发点不同,交通拥挤费意在控制汽车的使用,比之前者法律争议较小。这项制度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顾名思义,即是通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控制出行需求,调整出行路径,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交通流量。
  其实早在2001年-2002年,上海市建委即已牵头组织调研征收交通拥挤费取代额度拍卖制度,数年间已展开三轮讨论,不过实至今日都未获实施。目前,主要是由上海市交通局出面组织有关讨论。
  韩强指出,交通拥挤收费的方案还处在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的阶段,各方提出的问题尚未全面解决。比如一旦实行交通拥挤收费,前期高价购入牌照额度的市民如何补偿,现在还不知如何是好。此外,一位参加过交通拥挤收费方案讨论的其他部门官员则认为,新规一旦推出,可能遭到公众激烈反对。如何定价、如何补偿本身住在拥挤区内的居民、如何处理与外地车的关系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虑。
  目前,新加坡、伦敦等地已实施交通拥挤收费制度,国内也有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等地正在调研考察,但与上海不同的是,这些城市并无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拍卖这层政策背景需要协调处理。
  制度调整无期,现行的拍卖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却正遭遇学界和市民的质疑,而拍卖款项的收支不透明,更是成为最近几年的上海“两会”代表们积极呼吁的问题之一。
  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正东1月24日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本市私车额度拍卖款项收支情况进行公开的意见》,表示“为了避免社会各界对拍卖款不必要的猜测,也为了保证社会公众以及人大、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建议有关部门对上海1994年-2007年的拍卖收入,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并将审计情况向人大以及人大代表报告;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起,每年将该项收入向人大会书面报告,或者在年度预决算中予以专项说明,并让人大代表进行审议。
  上海航天局局长助理秦文波也提出了类似建议,并强调建立一个透明、公开的资金使用、监督以及管理机制,为的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
  根据公开信息,2000年-2007年上海总共发放39.5996万张牌照额度,若按照每年拍卖平均价计算,8年内拍卖收入约为137.54亿元。此外,秦文波还进一步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公布新增额度的确立程序,比如当月汽车报废量、新增额度数量与本市交通承受力的关系等,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体系。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