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人围绕着经费转”,还是“经费以人为核心”,长期是人们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国家领导人在科技两会上强调过,“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中办和国办也曾专门发文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保障科研工作者使用经费自主权无疑是以创新为生命的科研活动的重要因素。一份史上最短经费申请,让北京大学研究员谢灿有感而发,半带吐槽,半带调侃,表达了他的个人观点。
撰文 | 谢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 ● ●
在美国,每年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费申请时,见证过美国导师Timothy Springer(以下简称Tim)闭关写经费的情形:实验室例行的组会全停,每一个成员都处于应召状态,随时准备好提供各种数据和图表。虽无鸡飞狗跳之忙乱,但黎明前的黑暗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也膜拜过美国导师的经费申请神作[注1],明白了什么叫做“文如其人”,比如说,开门见山地 “I did not wish to critique work by another investigator, … however, circumstances now force me to express my views.”, 然后,每一段都是这样开头的“I would like to dispel the notion that…” 或者 “I strongly disagree with the contention that …”。指名道姓,刀光剑影,扑面而来,堪称经费申请界的洪荒之流。有意思的是,他写的大部分NIH的经费申请,都被批准资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