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中央预算:重心转向社会事业

2007年03月06日 22:27 来源于 caijing
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将收入预算与税收计划脱钩,大幅提高收入预算准确性

 

  在3月5日人大会议召开之前,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便已分发给人大代表。两天来,对预算报告的讨论,成为两会的一个热点。
  
关注民生
  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突出特点,是用于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增幅较大。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科技、医疗的支出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回顾历年中国政府预算报告,为社会事业支出设置专门章节的做法,最早始于2000年。当年,首次设置专门章节介绍社会保障投入情况及其制度建设,但对教育、科技、农业投入安排情况只进行了总括介绍。这次的预算报告,首次专门安排章节,用大量文字叙述了对教育、医疗、科技、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支出情况。一些反映普通百姓声音的通俗说法,首次出现在预算报告章节标题,如“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
  不仅仅在形式上,预算草案报告的内容也显示出支出重点继续向社会事业倾斜。
  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总支出26871多亿元,比2006年增长14.4%。其中,教育支出858多亿元,增长41.7%,主要支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落实免学杂费的政策,将由西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由此受益。同时,全面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困难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
  同样,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881多亿元,增长20.1%。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长,达到312多亿元,比2006年增长86.8%,主要用于实施免费防治重大传染病政策;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前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等。预算草案报告首次专门介绍医疗卫生支出安排情况,支出增幅也为各项社会事业支出之首。
  出乎此前的预期,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总计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仅高出中央财政预算总支出增幅0.9个百分点。可见,中央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是逐步增加投入的长期过程,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投入规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