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蒙牛中期业绩会回应问题奶风波

2008年09月20日 13:31 来源于 caijing
集团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相信“三聚氰胺事件”是极少数供应商污染奶源所致

  蒙牛集团(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9)9月19日在香港公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对于备受瞩目的“三聚氰胺事件”,蒙牛集团首席财务官姚同山在业绩会上强调,那些只是极少数供应商的行为所致。他对于集团未来将出台何种具体措施重塑消费者信心,则回避未谈。
  蒙牛集团主席牛根生当天并未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姚同山解释说,牛根生需要在内地处理应急事件。记者会吸引了近60家海内外媒体参加。会议结束后,几十家海内外媒体一涌而上,将姚同山团团围住,更令产品展示台上的几十盒特伦苏牛奶跌落满地,场面一度混乱。
  截至2008年6月30日,蒙牛集团纯利年增长20.2%至13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均为0.41元。期内集团收入同比上升36.7%,至137亿元。
  蒙牛早期卷入“三聚氰胺事件”的业务只是奶粉,该业务占集团总收入不到0.9%,并非主营业务。但国家质检总局9月19日公布,蒙牛液态奶亦被验出三聚氰胺。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液态奶收入118亿元,按年增长34.1%,占总收入的86.1%。
  外界普遍关注“三聚氰胺事件”对蒙牛的影响,姚同山表示,召回产品、封存问题产品等肯定会影响到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情况,“但由于该事件还在处理过程中,董事会对这个问题的评估和公告还在准备当中,很难给出一个定量的预测。”
  姚同山强调,此起事件的责任归属还在追究中,现在还不能确认主要责任方,但相信是极少数供应商污染奶源所致。他认为应该彻查事件。至于集团未来会出台哪些具体措施监控奶源,他表示,将按照国家新的检测方法,尽快配置设备和药剂。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在奶源基地的投入,培养较大规模的牧场。
  蒙牛之前立志要做“世界牛”,但质量检测标准却难与国际接轨。“三聚氰胺事件”于8月中旬曝光后,蒙牛集团对于三聚氰胺并未做出自行检测,而是被动依赖国家的检测结果。姚同山解释说,主要因为国内没有相关检测机器,而且国家此前并未设立相关的检测标准。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国不少企业为保证自己产品品质,质量标准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超出本国标准。
  香港两大超市惠康及百佳9月19日宣布,回收市面上所有的蒙牛牛奶及奶类制品。对此,蒙牛首席行政官雷永胜表示,那只是香港超市的自行行为。他指出,截至目前,内地并没有因为食用蒙牛食品而造成“疾患”的个例。
  而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实验测试中,蒙牛集团生产的28个婴儿奶粉样本有3个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而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检结果中,蒙牛产品121批次中,有11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8毫克-7毫克。不过,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检测结果,截至目前并未发现蒙牛的产品含有三聚氰胺。
  对于是否“出口都用优质奶,国人才饮‘问题奶’”的质疑,姚同山回应说,“出口奶产品的供应都来自大型牧场”,因此安全相对有保证。
  国泰君安(香港)分析师罗磊则表示,只有20%以内的蒙牛产品来自集团牧场,即蒙牛自己的奶源,这部分的品质较有保障。
  罗磊分析,之所以最近大型奶企的产品被验出有问题,而地区性企业譬如北京三元,没有暴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型奶企需要扩张,因此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奶源所致。
  他建议,治标的方法即加强检测,治本的方法则是多建牧场及奶源基地,或者收购奶站,保证奶源的质量。
  此外,罗磊指出,“三聚氰胺事件”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行业恶性竞争。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07年上半年,伴随着原材料的涨价,国内奶类产品的价格却是不涨反跌。但在此过程中,奶农的议价能力相对弱势,被中间商或者奶企打压,不能提价,因此便对奶的品质“做手脚”,以此保障自己的利益。罗磊认为,政府可以给予部分地区的奶农补助。
  另一方面,香港食物及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准备立法禁止食物含有不适量的三聚氰胺;食物安全中心正研究国际上的做法,以便决定适合香港的标准,并要求所有输港奶品,必须附有新的卫生证明书。
  周一岳说,香港将扩大监察及抽检范围至奶粉、鲜奶、奶类产品,例如雪糕、酸奶酪,以及含有奶粉为原材料的产品,例如朱古力、蛋糕、曲奇饼。■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