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即可刷脸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引热议

2020年10月19日 12:0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规定,出于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无需取得个人同意即可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有观点认为,该条款规定较为原则、失之过宽,应有更为细化、明确的规定
公共场所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从课堂到医院,从住宅小区到商场超市、地铁机场,人脸识别密集拓展商业版图,在公众或熟视无睹或未曾注意到的应用场景中迅猛生长。图/人民视觉

  【财新网】(记者 覃建行)公共场所采集人脸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屡发争议,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此作出回应。多位立法机关人士表示,其中涉及人脸识别的条款规定较为原则、失之于宽,应有更为细化、明确的规定。

  10月13日—17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下称“草案”)。财新此前报道,草案中明确了“告知—同意”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财新网: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确立“告知一同意”规则 国家机关也应遵循)。关于人脸面部特征,草案虽然未明确提出其收集处理规范,但人脸面部特征作为个人生物特征可归类到敏感个人信息中,即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受到歧视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的个人信息。草案明确,处理此类信息要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且必需取得个人单独同意。依法应取得书面同意的,要从其规定。

责任编辑:王逸吟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