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人类基因敲除计划:利用遗传病个体

实习记者 权梓晴
2017年04月12日 12:11
一个大型的基因敲除生物数据库将“很可能”在五年内建成供使用
news 原图 科学家不满足于对庞大基因库中“每个基因能干什么”的初步研究成果,他们更希望知道“缺失某一基因的个体,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状”。于是便有了人类基因敲除计划。视觉中国

  【财新网】(实习记者 权梓晴)1985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其目的在于把人体内约4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2001年,HGP草图发表。

  然而,科学家不满足于对庞大基因库中“每个基因能干什么”的初步研究成果,他们更希望知道“缺失某一基因的个体,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状”。于是便有了人类基因敲除计划。

  基因敲除(knockoff)是一种基因修饰技术,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遗传基因,通过基因改造,令其功能丧失,并研究可能进一步对相关生命现象造成的影响,进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之前,科学家曾经对动物模型(如小鼠、果蝇等)和体外培养的人体组织进行基因敲除,从而进行研究。但显然,伦理道德并不允许科学家设计并培养出完整的、经过基因敲除的人类个体。于是,人类基因敲除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已知存在天生基因缺陷的人。

责任编辑:于达维 | 版面编辑:王永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相关阅读

美最高院否决人类基因专利

2013年06月14日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