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位需求高峰显现;受生育政策放开后2016—2017年“二孩潮”影响,未来2—3年,部分大城市适龄学童仍是不降反增
多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者称,两份政策草案虽然各有可取之处,但都难以显著改善流动儿童在广州入学与升学的机会
产教融合、普职融通,新政尝试对既有体系大胆突破,但这也要求在执行层面有更多空间
随着申请量增加,学校招生标准提高,英国留学申请难度整体提升;英国近年来净移民数量创新高,或激发苏纳克政府出手调整相关政策的尝试
疫情和封控当前,原计划于12月3日、4日举行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具体时间未定
“清北”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正“下沉”至二三线城市,作为“正规军”的师范生或面临竞争
多项政策冲击下的教育生态,要重塑至新的稳态,仍呼吁更多投入、更多供给
一些地区纷纷开启高薪争夺高技能人才的竞赛,但技工缺口仍难填补,激励人才培养还有更多事情要做
元宇宙体系未成、前景未明,高校踏足“元宇宙”,是否操之过急?
硕士连年扩招,名额流向何处?
计划招录人数较上年度增加0.58万人,再创新高;共计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比约67.4%
“寒意”的传导并不直接触底到开不起暖气,但生活中的变化比比皆是
办学空间受限,外迁雄安成在京高校“外扩”的不二选择。但在解决了“地”的问题之后,还有更多挑战等着高校和雄安
越来越多“逆向考研”案例涌现,考研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报考目标总体趋向保守
大流行正加剧多国教师流失的慢性问题;一周上课四天、退伍军人代课等权宜之计纷纷推出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快速增长,2022年达1144.2万人,近年通过认定人数维持百余万规模;教师总量或供大于求但存在结构性短缺
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于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启动
2020年,中国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4.9万篇,其中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的仅占4.69%
表述改变,但“大体相当”格局未动摇。职教高考后,中职“升学”吸引力可能不输普高
当公办教育必须“兜底”,新增90万基础教育学位重任下,深圳“高薪养人”模式面临潜在挑战
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76万
截至2020年底,清华大学基金会资产规模为157亿元,北京大学基金会约70亿元,浙大42.4亿元,越过10亿门槛的还有数家。如何管好这些资金?
省市重点中学和“超级中学”的双重夹击背后,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城市化进程加速,公共教育政策“市场化”偏好加深
新增7所高校,新增35个建设学科,并对16个建设学科进行约谈、公开警示
通报补习学生,惩戒培训场所房东,悬赏举报,网格包保责任制,启动行政拘留,上征信……什么手段有效就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