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暂停退耕还林计划不能不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考虑到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暂停“退耕还林”绝非“治本之策”
9月10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这份名为“国发(2007)25号”的文件,虽然名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实际上却宣告中国已实行八年的退耕还林项目“暂停”。
该文件在第三部分提出“调整退耕还林规划”,“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
。而之所以如此调整,主要是“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
此番政策调整凸现出高层决策者对耕地流失的担心。
2006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在现代化完成前,中国要确保18亿亩耕地。据国土资源部公报,目前中国共有18.27亿亩耕地,而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按照该速度,七年后中国耕地18亿亩“红线”将被突破。
耕地向来是中国极为稀缺的资源。中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只有10%略多,且中低产耕地的比例高达83.2%;其中,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占66%,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耕地中,还有4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退耕还林源于前任总理朱镕基1999年的决策。其时,正值中国粮食增产,“谷贱伤农”严重。当时没有更多地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可实行“退耕还林”,
通过把一定坡度的耕地变为林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以此发展林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中国政府最初的退耕还林的目标约为1.5亿亩左右。自1999年正式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中国约有1.43亿亩耕地变为林地。
2000年至今,退耕还林一直是每年中国耕地减少总量的首要原因,一般多于当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的总量。以2006年为例,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中国生态退耕减少耕地509万亩,而建设占用耕地为387.8万亩。
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各地建设用地总量倍增,使得中国领导人重新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些中央部门认为,中国粮食应立足于国内生产,不能依赖进口。而要实现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有18亿亩左右的耕地。
显然,这影响了中国决策者的思路。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暂停退耕还林计划,不能不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是因为,如果维持“十一五”规划每年400多万亩的退耕还林规模不变,仅此一项就会使中国耕地总量在七年后降至18亿亩以下,显然这是决策者不能接受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期,各地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很猛,现有土地制度很难约束地方政府的占地冲动,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要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极为艰巨。既然建设占用耕地不能大幅压缩,只能从退耕还林上想办法。
有生态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赞同这样的权衡考虑。他们认为,中国实行退耕还林的,大多是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以及严重沙化和沙漠化的耕地。用这些耕地生产粮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属于“生态透支”;退耕还林正是要把“生态透支”的这部分耕地退出来,恢复被农业生产破坏的自然生态。
专家表示,暂停“退耕还林”计划固然可在短期内奏效,使得2010年前中国耕地保持在18亿亩以上,但考虑到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考虑到贵州、云南等西南生态脆弱地区一些农民还在开垦林地生产粮食,维持生计,暂停“退耕还林”绝非“治本之策”。
“中国农业不能建立在生态透支基础之上,同样,粮食安全也不能建立在生态透支基础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崔晓黎在接受专访时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