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曾荫权施政报告推出香港未来十大基建项目

2007年10月10日 22:16 来源于 caijing
报告重心在于打造更好的软硬件平台,提高香港的竞争力

    10月10日13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萌权在立法会宣读了题为《香港新方向》的2007-2008年度施政报告,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也是曾萌权连任后本届任期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
    曾在施政报告甫一开篇便连用三个“有信心”,表明自己对香港现状的满意与对未来的乐观。在过去十五个季度里,香港经济一直高速增长。2004-2006年三年里,香港经济每年平均增长7.7%,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6.3%;失业率由2003年年中的8.6%回落至近期的4.2%;通胀率近期虽然逐渐爬升,整体而言尚算温和。
    该份施政报告分为五部分内容,分别为“十大建设、繁荣经济;优质城市、优质生活;关怀社会、投资社会;优化人口、汇集人才;发展民主、提升管治”。
    报告在第一部分提出将在未来五年上马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南港岛铁路线、沙田至中环线、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开发河套地区、西九文化区、启德发展计划、新发展区建设等。
    曾荫权认为这十大项目不但可以拓展空间让香港进一步发展,更可以改善港岛内部交通情况,将社会、文化、商业活动用更快捷方便的运输系统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藉着强化香港与毗邻的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在铁路和道路交通网络上的联系,可加强香港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巩固香港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下新基础。
    据粗略估计,这些项目完成、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预计可每年为香港经济创造逾1000亿元的增加值,相当于200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7%,并能在港新增约25万个就业岗位。
    在当天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荫权再次强调其对十大项目的重视。曾表示香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上世纪70年代及90年代初,均是香港基建项目开工最多的时期,对经济的拉动效益十分明显。他并不认为基建拉动经济是一种营造“黄金十年”的短期行为,“因为每个阶段都要不同的新基建项目动工。”
    曾荫权透露,十大建设中政府开支占2500亿元,另外还会有私人投资。对此,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席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虽然施政报告并没有透露这十大项目的具体投资总额,但应会在不久逐一公布,“十大项目旨在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连通性,特首明白地希望能实现香港经济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杠杆作用。”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军则认为,十大基建项目对香港GDP的贡献或许并不如人们预期那么大,但会明显推动就业。中山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林江教授也表示,十大工程一方面为中下层民众拓展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是为香港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争取足够长的过渡时间。
    曾荫权在报告中再一次提及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包括:积极配合内地企业和投资者善用“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及“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参与香港的证券市场、优化市场基础设施、促进金融中介活动、鼓励金融革新及推出新增金融产品,以及致力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来港上市。特区政府也正在积极与内地有关部门就一些新业务进行研究,包括用人民币支付从内地往香港的贸易进口。
    报告专辟一节提及在香港建立伊斯兰金融平台的潜力。报告称,香港要建立及发展本土的伊斯兰金融平台,除了向主要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加强推介香港的金融服务外,下一步工作重点将会是发展伊斯兰债券市场。金融管理局联同业界已成立了小组,研究相关事宜并将提出建议,以期伊斯兰债券可以尽快在香港发行。
    针对施政报告有关金融部分内容,香港特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周八骏认为,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仍有继续做大的潜力,但目前离世界最高水准仍有距离,而缩小差距的方式应在除中国内地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寻找新的平台。但对于发展伊斯兰金融平台,周认为由于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文化的冲突,该平台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虽然石油美元吸引力极大,但特区政府将会面对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矛盾的考验。
    施政报告第三部分推出减税计划,曾荫权表示2008-2009年度将削减薪俸税标准税率至15%。而对于公司利得税,将会在2008-2009年度首先削减一个百分点至16.5%,若经济表现持续强劲,政府财政状况又保持良好的话,政府还会在往后的财政年度考虑对利得税作进一步减免。对于此前财政司已宣布减免的本财政年度首两季差饷(物业税一种),再以每户最高5000元为限,减免最后一季差饷。
    据估算,此两项减税措施,特区政府每年会因此分别减少收入50亿及26亿元。
    陶冬认为此次减税固然是特区政府财政有所宽裕的体现,但同时也是旨在保持香港的竞争力。香港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已经将公司利得税由20%降至18%,而中国内地制造业及零售市场吸引力日益增强,香港要继续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目的地,就需要保持税收优势。陶认为,此次减税并不会给香港政府造成财政负担,因为特区政府的财政盈余已从2006-2007年底的占GDP 4%预期在2007-2008年度增至6.4%。
    马军估算此次减税将带动香港本地个人消费增长0.7%,GDP增长0.4%。
    周八骏认为这份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些多年议而不决的老问题,是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政府财力宽裕的表现。但报告中并不能给出解决香港经济结构深层矛盾的具体方案。香港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已经使连续四年快速增长的世界经济呈现放缓迹象,所以香港政府仍需居安思危,抓紧时间完成香港产业结构调整。
    陶冬则为施政报告打出高分,表示这是一份难得的特区政府施政报告,“它平衡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在尽可能寻找与内地合作的机遇的同时,保持了香港的自身特色。”■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