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1000名“官员”、315宗旅行与1000万美元开支

2007年12月25日 08:27 来源于 caijing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关于朗讯中国贿赂案和解的文本,富含大量操作细节,揭示出跨国电信公司朗讯与中国电信公司们灰色交易的一角

  12月21日,美国证监会(SEC)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与原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合并为阿尔卡特朗讯)就指控后者违反《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行为达成和解。公告附有一份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庭关于此宗和解的法庭文件。自2004年春夏之间朗讯中国爆出贿赂丑闻,四名中国高管同被解职以后,这份文件提供了关于此事件最完整的解释,揭示出跨国电信公司朗讯与中国电信公司们灰色交易的一角。
  以下为文件摘译。需要注意的是,下文中的中国“官员”,是指朗讯的中国客户也就是中国国有或国有控股电信公司雇员。由于这些公司属国有或国有控股,在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规定中属“外国官员”。
  
美国证监会指控
  ——从2000年到2003年,朗讯邀请约1000名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赴美国或其他地方旅行,为此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这些中国国企或者是朗讯试图获得合同的对象,或者是朗讯已有的客户。大多数此类旅行表面上是为了让中国公司官员参观朗讯的工厂,并培训他们使用朗讯设备,但事实上,许多旅行中,中国企业官员们在美国只花很少甚至不花时间去参观朗讯工厂。相反,他们在各个旅游点如夏威夷、拉斯维加斯、大峡谷、尼亚加拉大瀑布、迪斯尼世界、环球影城和纽约游玩。
  ——朗讯为约315宗此类旅行承担费用,违背了1977年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关于账簿记录和内控的条款。朗讯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以确保发现和防止目的在于游玩、娱乐和休闲而不是商务的旅行项目。朗讯将许多此类旅行开支作不恰当的记录。比如,超过160起旅行被计入朗讯的“工厂参观项”,尽管客户在旅行过程中根本没有参观哪怕是一间朗讯工厂。
  ——朗讯之所以违反《反海外腐败法》,是因为多年来朗讯没有恰当地培训其高管和员工理解《反海外腐败法》对中国客户性质和地位的界定。许多朗讯的中国客户是国有的或者政府控股的公司,因此其员工属于《反海外腐败法》所界定的“外国官员”。朗讯邀请访美的许多中国“官员”,在朗讯的内部记录中常常被标为“决策者”,指其能带来新业务。尽管如此,朗讯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朗讯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以及其他高管,批准为这些中国“官员”支付赴美费用,也没有恰当监管这些旅行的目的和内容。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