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灾区重建】6月初完成重建总体规划纲要

2008年06月01日 20:07 来源于 caijing
当务之急则是尽快恢复城市的基本公共职能,确定安全建设用地及其承载人口数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6月1日宣布,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下称规划组)已经成立,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国家发改委为规划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有关方面为成员单位。
  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近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明确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
  据了解,规划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任组长,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任副组长。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司的统筹下,5月下旬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城市规划院以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研究院的大批专家已赶赴都江堰、德阳、绵阳以及阿坝州等重灾区展开调研和规划工作。
  据悉,规划组将在6月初首先完成《汶川地震灾区城乡重建总体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根据《规划纲要》,灾区重建将分为安置重建和全面恢复两个阶段。其中,安置重建阶段是从2008年至2010年,而全面恢复阶段则从2011年持续到2013年。据了解,《规划纲要》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为灾区城乡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人口与社会、土地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等领域。
  二为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初步拟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尊重自然、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分区分类、差异建设以及创新模式、实现“三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
  三为两个阶段的重建规划。在安置重建阶段,优先发展的领域主要是住房安置、迁建城镇选址、交通及基础设施恢复、教育、医疗、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遗产抢救。而在全面恢复阶段,则进一步延展至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人口总体布局调整、城镇空间与功能体系优化、乡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城镇特色传承、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立以及部分规划与重点工程重新定位和修正等。其中,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灾区现有工业尤其是三线企业的重建、迁建以及调整。而乡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则分为地质灾害搬迁、人文与自然资源保护搬迁、生态搬迁、生存条件搬迁四大类。同时,《规划纲要》还将对重建标准和投资成本进行估算。
  四为重建的实施途径和政策保障,这个部分是灾区重建的关键一环。在实施途径方面,《规划纲要》将从政府化途径、市场化途径以及社会化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而在政策保障方面,则主要涉及土地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金融政策、对口支援、行政区划调整政策以及技术规范修订政策。
  在《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专家还将制定更为翔实的总体规划。此外,根据5月30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灾区重建规划还包括九个专项规划: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恢复和防灾减灾、灾后重建用地等。据悉,目前四川省内制定的目标是,在6月30日前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此后还将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审批。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5月28日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透露,整个灾后重建过程大体分为前期工作阶段、编制规划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目前尚处在前期工作阶段。穆虹称,预计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
  “根据这个三年重建任务,目前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告诉人们三年之内应当作哪些事情。”参与重建规划的专家、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伟指出,恢复重建规划首要考虑就是避开地质灾害的地方,而当务之急则是尽快恢复城市的基本公共职能,确定安全建设用地及其承载人口,安排人口布局,恢复交通等公共职能。■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