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危机下的中欧携手

2009年02月02日 16:19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总理七天的欧洲“信心之旅”,表明双方挥别昔日阴影,携手应对当下经济危机的决心

  2月2日,温家宝总理将结束为期七天的欧洲之行。此刻,他正在这次欧洲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英国是欧洲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又将于2009年4月以主席国的身份举办20国集团首脑峰会。因此,以伦敦之行为温家宝本次的欧洲之旅“收官”,凸显出本次“信心之旅”的特殊意义: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保护主义渐现抬头趋势之际,中国与欧洲之间正挥手告别因2008年中欧峰会取消而留下的阴影,互释善意,携手应对危机。
  回望温家宝本次的欧洲之行,可见中欧高层之间的频频互动。1月22日,即在温家宝访英前夕,英国发表了《英中合作框架》。这是英国首次公开发表对华战略文件,显示了英国对中国的充分重视。针对这一文件,中国外交部积极回应,并称两国可进一步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以此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随后,1月30日,中国与欧盟在温家宝结束访问欧盟总部之际发表《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中欧双方表示,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克服金融危机,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强调开放、自由和公平的贸易、投资环境及创造商机是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在温总理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环保、知识产权和经贸等领域的九项合作协议及文件。
  即将在2009年4月举行的20国集团伦敦峰会上,中国将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一起,连同发达国家与地区制定应对危机的行动方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温家宝此次高调访问欧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示金融危机下,中国政府与欧洲共同应对危机的决心。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一直呼吁中国应在应对金融危机上作出更为积极的姿态,温家宝的本次访问正是对此的积极回应。
  冯仲平将本次欧洲之行的成果归纳为三点:首先,温家宝亲临达沃斯论坛,是15年后中国总理首次重返达沃斯,表达了中国愿意与欧洲合作的决心。对于欧洲国家希望中国增加对其进口的愿望,中国接下来将派遣一批采购团去欧洲购买商品、技术与设备;其次,本次访问作出了对改善中欧关系十分重要的决定,即2009年上半年与2009年4月重开中欧峰会与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第三,进一步发展中欧双边关系。
  这一系列高调会晤、互表决心的背后,依然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现实。在中欧双方对加强建设利益重合区的共识中,贸易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中欧之间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关系,经贸方面的彼此需要成为双方接触的持久动力。在温家宝抵达英国之前,英国首相布朗就已经明确表示,他希望能借温家宝英国之行的契机,与中国多“做生意”,尤其希望在中国政府的“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中,英国企业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对中国而言,欧盟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这种贸易依存状态不会在短期内变动,但是欧洲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在2009年的预期减速,确已激起中国决策者的不安。
  中国商务部在2008年11月出台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对2009年中国外部贸易环境的基本研判是:世界经济下行、外部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欧盟经济减速,占中国对欧盟三分之二出口量的电子和服装业将蒙受沉重打击,商务部近日在呼求开拓新兴国家出口市场的同时,对欧洲出口市场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已日趋明朗。
  “从目前情况看,欧洲市场萎缩情况还稍好于美国市场,温家宝此次访欧的深层原因亦在安抚欧洲消费者,巩固欧盟出口市场。”欧盟驻华大使安博说。
  温家宝总理此次欧洲之行,中欧双方都甚为高调,一系列高层会晤给予外界中欧关系全面回暖的信号。不少观察人士期待,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及基于美国在奥巴马就职总统后将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估计下,中欧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但是,中欧关系要在未来抓住“危”中之“机”,甚至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跨越保护主义的藩篱。
  冯仲平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合作就显得益发重要。但近几年来,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在抬头,在金融危机之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反倾销行为就已经比较严重。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可能会更加限制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因而,在未来中欧关系发展中,贸易保护主义将有可能成为中欧之间的一道障碍。从这一层利益关系出发,温家宝的“信心之旅”以及中欧声明中对开放、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强调,更具深意。■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