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大致确定了无人探月的时间表,即在2017年左右完成这一进程。但中国未来的载人登月规划,却迟迟没有出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在接受采访时呼吁,中国应尽快制定登月规划,以便更好地确定中国未来新一代火箭的研制方向。
早在1986年,中国就启动了大推力火箭的论证。2007年5月1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批准大推力火箭作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投入研制。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大推力火箭为“长征五号”,该系列火箭可以搭载两种专门为其设计的发动机,分别是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按照计划,这一新型火箭将于2014年实现首飞。
梁小虹说,首飞的火箭型号为长征五号E,这也是设计的六种长征五号具体型号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该火箭将捆绑四个直径为3.35米的助推器,地球同步轨道(GTO)的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而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也将达到25吨。
与现有的最大推力的火箭相比,长征五号E的这两项运载能力都将提高1倍以上。一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在高度为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而类似神舟宇宙飞船、空间站,则运行在高度仅数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他透露,由于长征五号的设计运载能力大幅提升,届时中国将有能力发射重量更大、功能更强的气象卫星;此外,中国将来永久空间站的建设,也要依赖新型火箭运载20吨级的组装模块。
此外,梁小虹对记者强调,长征五号不仅可以承担大重量发射任务,同时,由于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发射任务进行六种不同组合,即拥有六种型号,也可以承担小到1.5吨卫星的发射任务。
虽然,中国目前的各种型号的火箭,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中小重量的发射任务。但在梁小虹看来,由于长征五号火箭的运载能力系数达0.0146,仅次于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其燃料效率、安全性也将更高。
对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以及确定的规划,梁小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和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加入航天之列;但现在,全世界已经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宇航活动。各国政府之所以都在大力支持与太空有关的项目,是因为太空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带动,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除了探月,梁小虹也对记者透露,从明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发射两艘神舟飞船和中国首个空间站。
其中,命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站重量约为8吨,将率先发射。不过,与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不同,“天宫一号”还仅仅是一个短期有人驻留、长期无人留守的空间站,有着很强的试验性质。
此后,中国将陆续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以及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并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空中对接。这些工作,将为中国最终建立有人长期值守的空间站进行预热。
不过,梁小虹也对记者坦言,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中国迟迟没有明确登月方案和时间,因此也就无法确定长征五号之后未来的重火箭、巨火箭的研制方案。
梁小虹解释说,国家布局一个大的产业的时候,超前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只看十年的事情”。目前,美国已经确定2018年前重返月球,印度也已明确2020年实现登月的梦想。
“如果不尽快确定研究目标,哪怕你到时候给我10万亿元,也不可能第二年就拿出产品”,他对记者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