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疫情加大儿童精神压力 专家建议增强抗逆力教育

文|财新 朱俊熹(实习),文思敏 发自香港
2022年12月08日 11:44
专家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增加艺术、音乐和运动等项目,帮助儿童通过有效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接受失败
美国纽约,为预防新冠,儿童佩戴KN95口罩。多项研究显示,长时期因疫情导致的社会隔离对全球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图:Tiffany Hagler-Geard/视觉中国

  【财新网】新冠疫情持续三年,全球90%以上儿童的学习进程受到影响,对儿童的精神健康也产生严重的压力。面对儿童学习中断、心理健康受影响、教育差异加剧等诸多挑战,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当如何转型呢?

  “虽然无法简单地消除疫情对儿童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增强儿童的抗逆力改善当前问题。”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陈丽云在12月6日举行的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重塑教育”国际论坛中建议,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增加艺术、音乐和运动等项目,帮助儿童通过有效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接受失败,拓展人际关系。

  多项研究显示,长时期因疫情导致的社会隔离对全球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被打乱,在家的时间大大增加,与家庭成员之间更容易出现摩擦,并且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

  据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香港15岁以下儿童自杀率达历史新高,每10万人中死于自杀的人数由2019年的0.9人上升至2021年的1.7人。国际非营利组织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2020年9月对46个国家13000多名儿童调查发现,83%的儿童报告因为疫情,他们的负面情绪有所增加。当学校关闭17—19周时,绝大多数儿童(96%)对负面情绪的报告快速上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总监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在论坛中表示,抗逆力的培养与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就更容易培养乐观的态度、强大的抗压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

  “疫情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安德烈亚斯指出:“教育不是一项交易性的业务,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验。”在他看来,教育的意义不止是灌输知识,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勇气,协助学生认清未来发展方向并建立自信。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儿童识字、算数等基础技能。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丽薇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教育应对以培养下一代成为终身学习者为目标,让儿童掌握可转移技能。她解释称,可转移技能包括了问题解决能力、社交能力、情绪处理能力等,能够帮助人们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从而获得广泛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王端 | 版面编辑:王影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