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中国南极内陆站环评报告完成

2008年08月28日 15:42 来源于 caijing
承诺在5年内使用固定翼飞机运输人员物资,以进一步减少陆地交通对环境的损害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日前已由国家海洋局最终完成,并分送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缔约国。
  注意到,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英文版网站上,亦已全文公布了该环评报告。
  中国将于明年1月份,在南极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此前,1985年和1989年,中国已经在南极先后建立了长城和中山两个考察站。
  南极冰穹A顶点的位置在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高度4092.75米,中国南极内陆站的位置将位于该顶点西南7.3公里。这一位置距离南极中山站直线距离为1235公里,使用雪地车需行驶1287公里。
  中国南极首个内陆站设计建筑面积为620平方米,另外还有80平方米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用地,50平方米作为太阳能取暖设备,以及10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整个工程将在今年9月的南极夏天开始,利用两次南极的夏季完成建设。
  按照计划,在建设完工后的第一个10年,这个内陆站将是容纳15-20人的度夏站,即在南极冬季完全关闭;此后,它将被改造成一个可以容纳25人的常年站。
  环评报告显示,此次中国建设内陆站,南极地区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包括从中山站到冰穹A的1287公里行驶路线、内陆站建设场址、科学考察地点以及中山站周边地区。
  其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则包括车辆尾气、燃料泄漏、废水以及对冰雪的破坏等。因为在建设期间,大量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上述影响;不过,一旦内陆站开始工作,这些影响都会显著减少。
  为减少内陆站的环境影响,中国承诺将采用最高效的燃料——航空煤油,并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使用低排放、高效率、低噪音的车辆和设备。在5年内,中国南极内陆站将配备固定翼飞机进行人员和物资运输,以进一步降低陆路行驶可能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内陆站还将制定完整的废弃物管理计划,所有的固体废弃物都将被分类并妥善保存,而非饮用水也将再循环加以利用。整个管理记录,都将保留,以确保符合议定书的要求。
  在25年的设计寿命之后,整个内陆站也将很容易加以拆除和清理,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1998年生效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规定,凡是在南极地区开展的活动,只要可能产生明显超出轻微和短暂限度的环境影响,就必须进行全面环评,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全面环评草案和最终全面环评报告。
  作为该议定书的46个缔约国之一,早在今年1月份,中国就公布了这一环评报告的初稿。6月,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11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议时,将国家海洋局和外交部批准的内陆站全面环评草案提交环委会审议。
  据了解,通过讨论,环委会认为,该草案总体符合议定书要求,赞同拟建新站将对重要科研的开展和支撑作出重大贡献的结论。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采纳了环委会的意见,这为中国内陆建站取得了“国际通行证”。
  根据规定,最终全面环评报告需要在活动开展前60天分送议定书各缔约国,并对外公布。今年10月,中国第25支南极科学考察队将前往南极冰穹A区域建立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这将实现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