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经 > 要闻 > 正文

重庆大部制改革争议中启程

2008年09月17日 22:04 来源于 caijing
重庆计划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大部制改革,目前已启动前期调研,但在改革路径和最终目标上存在争议

  在中央部委已经实行大部制的情况下,重庆地方政府首次启动大部制改革。日前,重庆市编办副主任刘永全透露,在完成对涉农部门的整合后,重庆计划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大部制改革,目前开始启动改革的前期调研工作,但在改革路径和最终目标上存在争议。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重庆市将“试行大部制改革”的说法,重庆市编办信息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重庆并非“试行”大部制改革,前段时间,中央编办召开由各地编办主任参加的机构改革专题会议,向全国的地方编办都提出了大部制改革的要求,眼下各地都在酝酿当中。
  刘永全表示,目前重庆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还没有开始制订,调研工作也刚刚展开,由于改革牵涉面广,所以需要异常谨慎。重庆现在只是暂时冻结了市政府部门的机构编制,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办理涉及编制增加和机构升格等事宜。
  对重庆而言,地方大部制并不陌生。直辖后,重庆曾进行多次大部制改革。2000年就试点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大部制改革,道路运输管理局、港航管理局、公路局等部门整合,成立交通委员会;其后将国土局和房管局等合并,组建国土房管局;今年8月又将涉及农业口的部门整合,成立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于今年8月8日挂牌。这个新机构由原农业局、农机局、农办与农综办合并而成,主要负责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
  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对记者表示,地方大部制的最大长处在于,可以整合原有资源,发挥统筹作用,集中力量办事。比如,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现在可将被整合的部门每年20亿元的涉农资金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此外,地方大部制还直接减少了公务员的数量。夏祖相说,以前的涉农部门在内部处室的设置上很多是相同的,造成了资源浪费,新成立的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对原有涉农部门进行了部门打乱重组,整合后的农委行政编制比整合前公职人员减少63名,变为189名。
  正是因为重庆在地方大部制上曾有过多次探索,存在经验,也存在教训。重庆市政府内部对地方大部制的实现路径和最终目标存在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整合后的大部门权力如何来约束、政府职能进行定性界定和定量安排、如何避免再次机构臃肿。
  早在去年重庆刚开始准备设立农委时,重庆市政府法制办主任李殿勋就曾对外表示,“行政管理体制没有科学与不科学,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他表示,尤其对于那种政府机构虽小,但运转灵活高效的部门,要特别考虑去留问题;而最好的监督是制约,在实行大部制的同时,需要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有效分离,就是分给不同的政府部门。
  重庆市政府一名长期研究政府改革的厅级官员表示,科学的地方大部制改革路径应该是首先进行政府部门职能改革,然后实行地方大部制改革。如果整合后的大部门职能只是整合前小部门职能的叠加,由于所做的事情未变,所需的公务员数量依旧难有大的变化,整合后的大部门反而会因为权力过于集中而难以监督。
  他认为,地方大部制最实际的做法是政府转变职能,向基层和民间放权;民间组织要逐渐挑起民间事务的重担,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立法,授予行业组织本来该有的处罚权,如吊销职业资格证等权力。
  他表示,政府放权的改革最有前景,但实施起来很有难度。毕竟现有的政府部门想放权的不多,最终如何改革要看部门间如何妥协。“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的大部制改革所起的意义不大,最终也将是失败的,要多呼吁政府放权”,这位官员说。■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