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近些年来,中国在防汛抗旱减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防汛抗旱减灾的基础依然薄弱。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中国防汛抗旱形势面临许多新挑战。
当地时间3月19日下午,在中国代表团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关于“特大自然灾害与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的特别分会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依然面临诸多新挑战。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中国的水旱灾害,历来非常严重。不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而且损失通常较为严重。
事实上,中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都可能产生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大部分地区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尤其是中国东部和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区域聚集着全国50%以上人口、35%耕地、三分之二的工农业总产值,是遭受洪水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
数据显示,1949年以来,中国境内已发生较大洪水50多次,发生较大范围的严重干旱17次。
1990年至今,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占同期GDP的1.5%左右,年均干旱灾害损失超过同期GDP的1%。“近几年,这一比例虽然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陈雷指出。
尤其是近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各种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又出现骤然增多的趋势。
其中,2007年至2008年度,黄河流域就遭遇了40年来最为严重的凌汛。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曾遭受大面积的冰冻雨雪灾害;在当年夏季,又先后有十个台风或热带风暴登陆。
2009年春天,中国又再次遭受大面积的严重旱灾;尤其是河南、山东以及安徽等省份,其干旱程度都达到了“50年一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