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080TpeGb](https://a.caixin.com/080TpeGb)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记者 汪苏)多年来带着“光环”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超级稻”,日前随着《南方周末》一则对安徽万亩稻田大幅减产的报道,似乎一下子被拉下“神坛”。
针锋相对的,则有专家指出,对于“超级稻”的判断需要理性和科学态度。在争论的背后,则应呼唤对中国粮食生产亩产竞赛的反思。
风波由来
减产的正是标杆性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推出的“两优0293”。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