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世纪疫情过去后的第一年。1月8日开始,官方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遵循依法防疫的原则,司法机关随即联合发文明确,对违反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刑法》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尚未办结的相关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及时解除羁押。(详见:两高三部:两项涉疫罪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及时解除羁押)
三年疫情,许多人对防疫与法治的关系有切身体会、观察与思考。穿过疫情的阴霾,人们更加期盼法治能够约束公权、保护私权,为经济复苏和社会正常运转提供平稳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3月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按惯例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情况,专门点名河南谭修义案。谭修义因一起灭门惨案被判死缓,羁押29年,最高检抗诉后在2022年底改判无罪。谭修义被羁押10683天,是目前公开的被羁押时间最长的蒙冤者,也是被错关超过10000天的第一人。2023年4月,他获得787万余元国家赔偿。(详见:蒙冤羁押逾29年 河南男子谭修义获赔78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