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4Rd1xgxD](https://a.caixin.com/4Rd1xgxD)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记者 冯华妹)随着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期逐步延长、社会需求与能力的冲突以及社会规则意识的缺失,大学生被诈骗和实施诈骗的现象同时存在,具有比较明显的被害与加害二重性。中国大学生反诈维权与犯罪防范公益律师联盟(下称大学生反诈律师联盟)日前成立,成立仪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披露了这一信息。
2016年,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网络诈骗9900元,因伤心过度失去生命,使电信网络诈骗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少年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维俭指出,互联网时代,电信网络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诈骗犯罪的类型也非常多样化,包括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低价诱惑诈骗、金融诈骗、信贷诈骗、仿冒诈骗、色情诈骗、中奖诈骗等等,大学生涉世未深,很容易成为该类犯罪的对象。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