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杨玉琪 记者 王梦遥)互联网时代,通过内容篡改、语序调整、结构重塑和表达转换,将他人作品“包装”为自己原创作品的“洗稿”现象屡见不鲜。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彭静提交提案,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力度规制“洗稿”行为,适时出台查处“洗稿”的专门性规定。
“洗稿”其实并非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告诉财新记者,这一现象在传统媒体中一直存在。“在90年代叫作‘攒稿’,一些媒体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比如不能去现场采访,就大量整合现有报道,化作自己的作品。在自媒体领域,许多自媒体对某一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传播时不标明信息出处,又因为营销手段较为先进,‘洗稿’的影响发酵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