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gad5rPfO](https://a.caixin.com/gad5rPfO)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不久前落幕的2023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在回顾五年来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情况时,专门点名河南男子谭修义案。报告写道:“谭修义因一起灭门惨案被判处死缓,羁押29年。最高检察院抗诉后改判无罪,同时督促公安机关继续追查真凶。”
财新了解到,最高检察院对谭修义案提出抗诉是在2022年3月16日,此时距离河南省高级法院二审裁定他有罪、判处死缓已经过去19年,距离他减刑后在2022年10月20日刑满释放还剩218天。最高检察院抗诉后,经最高法院指令,河南省高院在2022年12月16日作出再审判决,认定谭修义无罪,撤销原判。
难以想象,什么样的赔偿才能折抵30年...人生就这么毁了。
总结这几年的冤假错案,基本发生在内蒙、河北、河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
文章中写了无罪的几点理由,普通读者都觉得冤枉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冤案呢?什么力量在影响公安办案和法院判案?
不想评论,但是还想问一句:这么多的冤假错案,而逍遥法外的真凶到底在哪里?
法治社会,任重道远
再申诉直接就发现新证据了,死刑立即执行。
难以想象29年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被困在囹圄内是怎样绝望的心境
杀了三个人都没判死刑,说明当年法院心知肚明这是个冤案。
那庆幸这个是好法官了,毕竟那个时代不发达,因错案冤案而死刑也有可能。
可以想象当年情节。 领导:“一个星期必须给我破案。” 队长:“不好意思,就是你了。” 唉
公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