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7月,国内15位法学、人口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吁请尽快全面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放开生育控制。经财新网独家报道,该建议书引起广泛关注。
实际上,2001年以来,中国一批顶尖的人口学者就基于专业研究,于2004年和2009年向中央有关方面递交建议书,呼吁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此前,财新记者曾就人口和生育政策做过诸多专业而负责的报道,也多次刊发人口学家关于中国生育政策的讨论文章。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财新网编辑特整理了近年来财新旗下媒体关于人口和生育问题的报道和专家文章,以期就人口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理性的讨论,并在讨论和辩难中,达成社会共识。
2012年7月,国内15位法学、人口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吁请尽快全面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放开生育控制。经财新网独家报道,该建议书引起广泛关注。
实际上,2001年以来,中国一批顶尖的人口学者就基于专业研究,于2004年和2009年向中央有关方面递交建议书,呼吁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此前,财新记者曾就人口和生育政策做过诸多专业而负责的报道,也多次刊发人口学家关于中国生育政策的讨论文章。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财新网编辑特整理了近年来财新旗下媒体关于人口和生育问题的报道和专家文章,以期就人口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理性的讨论,并在讨论和辩难中,达成社会共识。
- 15学者上书全国人大 建言修法放开生育限制 财新记者 林韵诗 常红晓 07月05日 11:21
- 请求立法者全面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生育权是基本人权,取消生育权限制,废止生育审批制度,取消社会抚养费制度
学者呼吁取消生育控制
- 王丰:为什么放开二胎迫在眉睫? 财新记者 林韵诗 常红晓 08月17日 09:27
- 12年后,中国人口在达到近14亿人的峰值后将快速下降;中国生育率已经很低,人口负增长是未来的最大挑战;决策者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尽快放开二胎,还生育权于个人和家庭
- 顾宝昌:人口老化是全局性风险 财新记者 林韵诗 常红晓 08月10日 09:05
- 人口既有规模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当前特别要关注人口结构老化问题。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挑战,比既有认知要严重得多;放开生育控制是必然之策
- 调查显示基层计生干部认为生育控制已过时 记者 林韵诗 07月18日 20:10
- 一份对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基层计生干部的调查显示,城乡年轻人生育二胎的意愿很弱,生育控制已经过时
- 学者建言审查地方计生法规合法性 记者 林韵诗 07月13日 12:15
- 各地计生法规对生育权的限制五花八门,有违《人口和计生法》立法精神,建议由全国人大实施合法性审查
- 王广州:一孩出生性别比为何上升? 记者 林韵诗 07月11日 16:14
- 王丰:中国面临无法逆转的人口危机 特派新加坡记者 于海荣 07月10日 18:51
- 李建新:生育控制削弱中国竞争力 记者 林韵诗 07月06日 22:25
- 湛中乐:自主生育是公民生育权的核心 记者 林韵诗 07月05日 19:31
- 梁建章:中国人口太多了吗? 05月25日 10:09
- 湛中乐:一胎政策有法律依据吗? 记者 林韵诗 05月01日 17:01
激辩生育控制
- 郭志刚:不能等人口零增长再放开二胎 财新特约作者 杨华云 12月06日 09:15
- 再有十多年,中国人口达到14亿多后,将实现零增长;中国应尽快放开二胎,未来可能还要鼓励生育
- 人口学家质疑合法生二胎遭罚款事件 实习记者 石英杰 09月10日 18:43
- 北大人口学者乔晓春指出,程序性生育限制应尽早取消;按现行政策生育二胎应鼓励
- 中国人口政策十字路口 常红晓 07月11日 15:00
- 如果说过去的人口政策更多考虑人口总量的增减,进入21世纪后,人口的素质和结构更值得决策者关注
- 权衡中国人口政策 常红晓 07月05日 12:45
- “人口失控”与老龄化两极压力俱在,决策者选择了现行人口政策暂且不变,但渐变已是势所必然
- 权衡生育政策调整 记者 戴廉 07月04日 17:43
- 左学金:人口政策调整须有前瞻性 林韵诗 06月19日 16:00
- 超七成县乡计生干部认为应放宽生育 记者 林韵诗 06月18日 08:06
- 北大教授建议中国逐步放开二胎 记者 林韵诗 06月17日 09:58
- 是时候重新审视计划生育政策 特约作者 梁兆基 06月08日 11:19
- 郭志刚:生育控制到何时? 04月12日 17:01
- 陈剑:计划生育政策要不要调整? 记者 岳振 04月09日 08:15
- 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应立即放开二胎 综合媒体报道 03月05日 15:02
- 李剑阁:应尽快调整人口政策 记者 林韵诗 03月01日 17:22
- 蔡昉:生育政策应逐步调整 记者 于海荣 07月11日 16:08
- 建言生育政策调整 特约作者 陈友华 06月28日 10:46
- 调整生育政策正当其时 郭志刚 05月21日 19:54
- “一胎政策”再也不能继续了 评论 | 王丰 04月29日 08:46
- 仅“单独”家庭生二胎远远不够 评论 | 王丰 03月11日 09:01
- 顾宝昌:“放开二胎”更待何时? 03月09日 11:17
- 学者称放开“二胎”刻不容缓 记者 刘志洁 03月08日 17:58
生育政策与老龄化
- 重定中国生育政策 特约作者 郭志刚 03月31日 15:12
- 当前中国人口的最大风险已不再是总量失控,而是过度的少子化和老龄化。人口政策调整的重心应是尽快有效提高生育率
- 应对“支持比”下降挑战 特约作者 左学金 03月31日 15:08
- 中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支持比将不断下降,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将难以为继
- 养老金结构亟待变革 特约作者 杨燕绥 03月31日 15:02
- 中国养老金制度面临“五面楚歌”,存在四大问题。只有及时调整养老金结构,才能形成老龄人口红利
- 老龄化挑战中国经济转型 特约作者 王丰 03月31日 14:59
- 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由此正在改变中国城乡的人口结构,危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必须尽快调整人口政策,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
- 学者称中国老龄化农村快于城市 挑战大于日本 记者 张艳玲 11月15日 08:45
- 中国生育率严重高估 老龄化被低估 评论 | 郭志刚 04月29日 22:14
生育政策与劳动力
- 遭遇人口低增长 记者 戴廉 07月11日 08:58
- 人口生育率降低已是现实,人口政策何去何从?
- 中西部争抢农民工 记者 张艳玲 周琼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07月10日 17:58
- 农民工向中西部回流已成趋势。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是破解“民工荒”长远之策
- 2015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拐点 特派新加坡记者 于海荣 07月10日 13:38
- 2015年劳动人口总量、劳动人口占比、人口抚养比都将出现拐点,过去30年形成的人口红利将会消失;据目前趋势,2027年中国人口会出现负增长
- 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王丰 07月08日 08:24
- 2013年,中国持续数十年的人口红利将竭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愈发紧迫
- 王丰:十年后中国人口将负增长 记者 龙周园 09月26日 13:13
- 蔡昉: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记者 于海荣 杜珂 07月07日 19:20
- 警惕人口分布“空心化” 特约作者 蔡泳 06月24日 14:38
- 王丰:中国人口红利还有多久? 09月21日 17:24
-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挑战 蔡昉 02月19日 14:48
生育政策与性别失调
- NGO称生育控制加剧男女失调 记者 林韵诗 07月20日 21:19
- NGO基层实验发现,在广大农村,一些“村规民约”加剧了“男孩偏好”;同时,计生政策也加剧了男女失调
- “禁止堕胎”舍本逐末 记者 常红晓 04月28日 18:23
- 放开二胎才是男女失调的治本之策。广西立法剥夺堕胎者生育权,是舍本逐末之举
- 放开二胎可治男女失调 记者 常红晓 04月28日 14:10
- 除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须把生育决策权还给个人和家庭,才能减少选择性生育
- 新生儿男女比例高达118.06 比十年前更糟 记者 黄晨 04月28日 11:09
- 新出生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16.86上升了1.2个百分点
- 出生人口男多女少 118:100令人心惊 记者 汪苏 04月28日 10:05
- 王广州:一孩出生性别比为何上升? 记者 林韵诗 01月11日 16:14
- 吴明:限制堕胎能根治男女失调? 11月10日 11:28
结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以“一胎”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育意愿显著降低,生育率早已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严格的生育控制是否有必要,日渐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人口学家已经确认,中国人口最多不会超过14.5亿人,不会无限增长,而且十年后将达到峰值,此后快速下降。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未富先老”的挑战,人口加速老化,劳动力短缺加剧,宏观经济失速风险加大,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公众日渐认识到,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家庭和个人有权决定生育的数量与时间。这也是现行《宪法》保障人权条款的应有之义。
但是,近年来,类似“陕西镇坪强制引产事件”等计划生育恶性事件屡有发生。一些基层政府和计生干部把社会抚养费视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滥用自由裁量权,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在倡导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无论是人口学界的专业研究成果,还是计生政策在基层变异引发的负面事件,都应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警惕。